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(Reformation)的大背景下,化解鋼鐵過剩產能,推廣綠色建筑,推進建筑工業化勢在必行。鋼結構(工程結構)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代表,得到中央和地方的大力推廣應用。
國務院《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(事物屬性的對立)的指導意見》提出,要推廣鋼結構(工程結構)在建設領域的應用,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建設領域鋼結構使用比例?!秶倚滦统擎偦巹?的2%提高到的50%。隨后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天津、江蘇、安徽等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?!逗颖笔′摻Y構建筑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明確提出,到,除特殊功能需要外,大跨度工業廠房、倉儲設施原則上全面采用鋼結構,市政橋梁、軌道交通、公交站臺等適宜的新建市政基礎設施項目,應用鋼結構比例達到75%以上,政府投資的辦公樓、醫院、學校、場館等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率先采用鋼結構。
可以看到,鋼結構(工程結構)行業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。就在鋼結構行業發展趨勢向好的市場環境下,以產業劃線、以區域設界,實行環保管控“一刀切”,的很為嚴厲的環保措施(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)開始實施,環保壓力較大的京津冀地區迎來了停產、限產高峰?!耙坏肚小笔呛芎唵?、很省事的辦法,對于緩解突發霧霾(霧和霾的組合詞)天氣也很見效。但對于推進環保與經濟協同發展來說,治理大氣污染是持久戰和攻堅戰,其措施顯然需要細化和完善。
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,既是政治任務、民心工程,也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、實現清潔生產(Produce)的助推器,每個行業都要堅決支持。但北京鋼結構(工程結構)行業協會走訪會員企業發現,一些地方執行環保管控措施(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),不論企業是否環保達標,不論企業是否采取環保治理、改造升級,一律實行停產。有鋼結構企業負責人表示,政府倡導的環保治理切合實際民生(基本解釋:民眾的生計),在國家大力開展環保整治的時代背景下,公司按照環保及相關部門的要求,將一些會產生污染物排放的生產環節進行封閉,并購置了大量環保設備,在廠區安裝了大氣網格化檢測系統,以保證VOC排量在環保監測(Food Monitor)允許的范圍內。但即便如此,企業仍然面臨為環保讓路,不定期關停的局面,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產生了影響。今年上半年企業發展態勢良好,同比去年的業務量有所提升,但企業大量訂單不能及時生產,經濟效益(Economic performance)(benefit)出現明顯下滑。他希望,協會能夠向相關部門呼吁或反映,對環保達標企業,給予大力支持,促其健康發展,搶占市場先機(decisive occasion);對環保不達標企業,要堅決予以整治,促其改造升級,否則予以關停。
鋼結構公司負責人表示,好的環保管控措施(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),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風向標。就目前鋼結構制造而言,環保部門應明確企業在環保方面應該配備什么樣的環保設備、治理后排放達到什么標準,企業進行正常生產,不能一刀切。如果不加區別地執行,則難以起到優勝劣汰和推進產業升級的作用。
鋼結構(工程結構)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,在走訪調研中還發現,隨著傳統產業壓力加大以及一些新業態的興起,很多地方出現了“喜新厭舊”的傾向,重視發展新興產業,但對于如鋼結構這樣的涉及國計民生(基本解釋:民眾的生計)和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產業,改造提升意愿不夠。
長期以來,中國傳統產業一直是穩定經濟增長(economic growth)、改善民生(基本解釋:民眾的生計)福祉的主體力量。沒有落后產業,只有落后技術,我們要充分運用好、發揮好傳統產業的比較優勢,在存量調整中催生增量,以做大增量來促進存量調整,促進傳統產業煥發生機。